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美国情报政治化特性分析<sup>*</sup>(3)

来源:情报探索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2泄密掣肘决策情报工作的特性使得情报机构在信息掌握上具有独特的威信,当情报人员通过公开情报评估或泄密来实现个人诉求时,往往会将决策推入舆

3.2泄密掣肘决策情报工作的特性使得情报机构在信息掌握上具有独特的威信,当情报人员通过公开情报评估或泄密来实现个人诉求时,往往会将决策推入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情报机构本身也难免卷入政治风波之中。所以,当情报人员为满足自身诉求,而采用极端方式来反抗决策压力,利用情报来削弱政策时,也会造成情报政治化[11]32。

201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技术分析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揭露美国政府“棱镜”计划的泄密事件,便是典型的情报政治化现象。斯诺登因为工作关系得以接触到美国政府的秘密监控工程,但在强烈正义感的驱使下,他选择了揭露美国政府的丑行。斯诺登的行为无疑对美国政府带来了极大被动,多项政策受到全民关注甚至被迫叫停,也将情报部门卷入到社会舆论的政治风口之中。2014年斯诺登再次曝光了美国NSA的“核心机密”行动 ,指控美国不仅通过网络进行监控,还通过人力情报对他国机密展开“定点袭击”,使美国成为饱受世人诟病的窃密者和网络攻击者[13]。从斯诺登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如果情报人员的个人诉求超越了政治利益,科学理性超越了决策压力,则极有可能引起强烈反弹,如果没有采取恰当措施,可能会出现情报牵制决策的效果。

4决策过程的逆转性:决策操控情报

决策操控情报的手段往往可分为直接操控与间接操控两种。直接操控主要体现在决策直接向情报施压,而间接操控主要体现在决策暗示情报需求、设置情报竞争对手、改变情报分析过程等方面。

4.1直接操控在2002年12月21日的白宫简报会上,决策层便为获得情报界的支持而向其施压。中央情报局副局长麦克劳克林(Andrew Card. McLaughlin)基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在会上对伊拉克作出了基于证据回顾的客观评估,但这引起了布什的芥蒂[11]155。布什质疑该情报能否得到国内民众认同。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George John Tenet)迫于形势压力向布什承诺,将解密一部分情报使得政府有关伊拉克的声明更具说明力[14]。后来,特尼特承认,其实在2002年12月以前,布什总统已萌生出兵伊拉克的意图,甚至已经决定要推翻萨达姆政权[15]。这表明,在美国出兵干涉伊拉克事件中,并不是错误的情报导致了极端的决策行为,而是决策者的意图有选择性地操纵了情报。

4.2间接操控直接操控情报的案例并不常见,因为这对于决策层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成为政治污点。为降低政治成本,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暗示情报机构,也能实现情报操控。

一是暗示情报需求。通过不断提出相同的情报需求,暗示决策者未得到满意答案。这有点类似钓鱼,反复投出相同的铒料以钓出不同的鱼。有些情报人员可能会揣测决策者意图,主动提交满足其诉求的情报;有些情报人员会迫于需求压力,被动提出令决策者满意的评估。前任美国中东情报员保罗·皮勒(Paul R.Pillar)认为,在伊拉克战争前夕,白宫暗示情报界,伊拉克与基地组织之间必然有某种勾联。有些情报人员迫于压力不得不提出与事实不符的推测,甚至将某些推测当成情报评估的证据从而得出令决策满意的定性结论[16]。

二是频繁访问情报机构。表明决策对情报十分重视的同时,暗示决策者对情报评估不够满意。2002年6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开始定期访问中央情报局总部。中情局官员认为切尼此举一方面要提高“风寒指数”,以对那些与决策意图不符的情报进行冷处理[17];另一方面要表达决策层对伊拉克问题的关切,意欲对伊拉克威胁进行热处理。虽然决策层没有明显强迫情报机构支持其观点,但通过暗示的手段清晰的向情报机构传达了决策者的观点和意图。

三是改变情报分析的过程。罗伯特·盖茨在中情局任职期间,就以情报评估的方法不科学、过程不严谨为由,大肆修改下级上报的情报产品或者以复审为由驳回。部分情报分析人员认为,相比于情报评估的形成过程,盖茨对情报评估的内容更感兴趣,他乐于接纳鹰派的观点,而对其他观点过于谨慎。杰克·戴维斯认为,盖茨以改进评估质量为由的做法,损害了部分情报人员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利益[18],使情报人员在分析过程中更加慎重,目的在于修正情报评估、凝练情报共识,以迎合决策。

四是设置竞争对手。美国总统福特上任伊始,对苏联实施缓和政策,情报界也对美苏关系持乐观态度。情报界的评估整体符合政策,这一时期情报与决策之间关系良好,福特称情报为“辅助决策独立智囊”[19]。后来,由于受国内外政策因素影响,福特对苏政策向强硬转变,而情报界的评估依然乐观。总统的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Foreign Intelligence Advisory Board)认为,情报界内部的官僚作风和思维封闭导致其认识僵化,提议情报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1976年,福特设立与情报机构竞争的B队,独立展开对苏联的情报评估工作,并对情报机构撰写的《国家情报评估》进行抨击,迫使情报机构接受强硬政策。

文章来源:《情报探索》 网址: http://www.qbtszz.cn/qikandaodu/2020/0807/362.html



上一篇:情报主导的城市安全管理研究<sup>*</sup>
下一篇:情报主导的智慧城市安全管理模型与体系研究<

情报探索投稿 | 情报探索编辑部| 情报探索版面费 | 情报探索论文发表 | 情报探索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情报探索》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